作者简介:靳飞,60年代末生于北京,曾任中学教师、报刊编辑。他少年时开始写作与戏剧研究,曾任日本东京大学教授、研究员,现为北京戏曲评论学会会长,是海内外知名的传统戏剧研究家。
出版散文随笔及研究著作有《风月无边》《樱雪盛世》《北京记忆》《茶禅一味》《煮酒烧红叶》《沉烟心事牡丹知》《张中行往事》《梅氏醉酒宝笈》《旧风旧雨》《靳飞戏剧随笔》《张伯驹年谱》《张伯驹笔记》《张伯驹的前半生》《冯耿光笔记》《中国学者看日本》(徐城北、孙郁共著)《日本意象》(邱华栋、祝勇共著)、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导读)、主编《中国京剧经典剧目汇编》《梅葆玖画册》《梅葆玖纪念文集》等。
北京人喝茶的讲究是独特的。归结起来是,要烫,要酽,要香。先说烫。从茶的角度看,这是极无道理的。中国古人很早就发现水温过高会破坏茶味,用现代人的说法是破坏茶中的维生素和咖啡碱成分。所以懂得品茶的人,无疑要尽量避免使用沸腾的开水。宋代以后的做法,通常是在水开后洒入些冷水降温,这才能放入茶叶。日本的茶道就还保持着这种形式。北京人喝茶,却是从根本上违反茶的这一原理,要求开水的温度越高越好。所以,在水完全沸腾时就急急地用来沏茶,开始喝时必须要有烫嘴的感觉。假如用不很开的水或是开过一会的水沏茶,很容易引起北京人的不快。若用这样的茶待客,那便是失礼,是怠慢客人。烫,显然是要突出开水,茶仿佛只是开水的陪衬。次说酽。酽包含两种意思,是味道与汤色都要浓。因为喝茶像喝水一样,要贯穿一整日;如果很快没了味道,就真等同于喝开水了。而频繁更换茶叶,又增加几倍的开支。北京人希望茶酽一些,可以禁得起不断续水。相应的,能禁得起不断续水的茶才是好茶。汤色呢,属于视觉效果,可以直接看出茶的浓淡。另外,北京人还特别相信茶的提神功效,他们认为茶的提神作用与其浓度成正比,即越浓越能提神。很多北京人在早晨起床后便要喝酽茶,而且多是在早餐前,这足以说明北京人的肠胃相当强健。中国在宋代以后形成的崇尚淡茶的饮茶传统在北京荡然无存。北京人沏出的茶,第一杯往往极酽,有些苦味,江南人几乎没办法喝下去。在烫与酽的要求下,江南地区流行的绿茶根本无法满足北京人的口味。红茶与乌龙茶则因在交通供应方面的困难,始终没能大面积推广。北京人便对绿茶进行强迫性改造,创造出大名鼎鼎的茉莉花茶。茶其实是切忌混杂进其他气味的,北京人反而利用茶的这种特性,反其道而行,用大量香气浓烈持久的茉莉花来熏制绿茶。较好的花茶,差不多是要用和茶叶同等重量的花来薰。上好的花茶,所用之花的重量超过茶叶。北京人家庭还喜欢养几盆茉莉花,在花开时,摘鲜花放入茶筒或直接放进茶中。这样,茉莉花的香气几乎取代茶叶之叶,形成北京人喝茶的第三个讲究,就是,要香。此处的香甚至是与茶无关,指的是茉莉花的气味。茉莉花茶是半发酵的,便于保存和运输。花香又能比茶味更持久存在。北京人深爱花茶,达到不能离开的程度。而不产茶的北京,茉莉花茶反成为特产,这也是很好笑的。从甜水到热开水,再到茉莉花茶,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北京人对饮用水的改善。茉莉花茶虽然名义是茶,茶却是次于热开水与茉莉花的第三号角色。所以,茉莉花茶长期受到那些爱茶家的强烈批评。
北京只有茶的生活文化而无茶的鉴赏文化。这也无可非议,不过,观察北京的茶的生活文化,同样是很有趣味的。北京因其几百年的国都地位,使这个城市的一切文化都带有一种优越感,或者说是骄傲感。就说北京的茶的生活文化的情况,茉莉花茶其实是在江南或福建熏制的,却被冠以北京的名义。北京人又以他们的茉莉花茶作为一种自豪。客观地看,茉莉花茶诚然要算是茶叶里的另类,但北京人的热烈支持,使茉莉花茶不仅跻身中国名茶,而且获得和绿茶红茶相并列的资格。北京的茶店招牌上大多写有“红绿花茶”四字,其意义即是茶只有红绿花茶三类。花茶,除茉莉花茶外还有珠兰花茶,桂花茶等。可是,在北京说到“花茶”,专指茉莉花茶。还有更过分的,是,走进茶店,茉莉花茶品种齐全,红茶绿茶仅是花茶的陪衬,甚至店内本就没预备。如果问店员为什么没有红茶绿茶,店员很可能会用有些轻蔑的口气答复一句:“北京人谁喝那玩艺儿!”北京人凭着自己的爱好,在他们心底,简直就是把茉莉花茶作为茶的正宗。
然而清末以来,北京文化的优越感多次受到挑战。仍在茶的范围内观察,我再缩小范围到我们只看百年来北京茶馆的变迁。茶馆是北京人重要的社交场所,也是老北京人展现他们的复杂而文雅的礼仪的舞台。清末的北京茶馆,摆放着八仙桌大板凳,有些像是开会的会场。这里可以说书唱曲听戏,但主要是方便茶客们聊天。茶馆里准备些未必好吃的点心,可绝对不供应饭食。这样的茶馆,非常直接的表现出老北京人特有的,古板的闲散生活情趣。老北京人喜欢在工作之余坐在茶馆里聊天,消磨光阴。他们之中也有人可能是不去工作,维持生活却也不成问题。这些人聚在茶馆中,海阔天空,无所不谈。这是何等闲散!但是,八仙桌与大板凳要求他们,在闲散中也必须正襟危坐,哪怕是极要好的朋友间,仍然不能忽略礼节,需要一直保持对对方的尊重。不供应饭食呢,那是因为茶馆只为喝茶聊天而设,吃饭另有饭馆。好似中央的六部,各有所司,不允许混淆职责。这岂不是古板?老北京人偏不觉得他们的做法有何奇怪之处,他们能够很自然地把闲散与古板统一起来。辛亥革命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革命是以南方开始,革命党人又多系南方人,无形中南方风气便成为“革命风气”。北京受“革命风气”影响,陆续开设许多南式茶馆,又称作新式茶馆。新式的,主要是针对老式茶馆的古板进行改良,如添设藤躺椅,茶几;大卖各种点心小吃,馄饨水饺小笼包子炸春卷,样样俱全。还有一种设在公园里的茶馆,仿效西洋的咖啡厅似的,尤其随意。在新式茶馆冲击下,老式茶馆抵挡不住,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前后,便在北京几近绝迹。这时候,老北京人的那些古板的礼仪,大抵也只有少数老年人顽固恪守,中年以下的人都不以为然了。
这里应该明确的是,从北京老式茶馆到新式茶馆,直至新式茶馆也从北京消失,北京人喝茉莉花茶的习惯却始终不曾改变。在没有茶馆的时期,我们看到的是北京人清早到单位上班,第一件事情还是沏上一杯很酽的花茶,然后带着这杯茶开会,做工,处理公文。我开始工作时,领导吩咐的第一项工作是,年轻人应该早点到办公室,把暖瓶里的热开水准备好,以便大家上班后可以马上沏茶。单位里通常每年还要几次发给大家茶叶,作为一种福利待遇。也许这种做法现在还在一些单位保存着。在我的印象中,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北京要买到茉莉花茶以外的茶,也还不是件容易的事呢。 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