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建设首都城市西大门,基础是书写好民生福祉这张答卷。2024年,石景山区委社会工委区民政局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民生福祉为命脉所系,做好普惠性服务、基础性治理、兜底性保障,推动社会建设和民政工作向纵深发展,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凝聚合力强统筹不断提质基层社会治理
扎实推动社会领域党的建设。实施社区党组织“品质先锋”行动,开展社区书记“头雁工程”培训。用好区级优秀社区书记工作室,发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1+N”矩阵服务作用。加强党对社会组织工作的全面领导,持续推进社会组织党组织开展攻坚行动,确保“两个覆盖”动态100%。
持续深化“品质社区”建设效果。进一步完善“5143”整体布局,搭建“品质社区”建设2.0版本,建设标准更高、覆盖面更广、居民更满意的星级“品质社区”,继续解决好群众关心关注的房前屋后事,提升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不断擦亮“老街坊”治理品牌。探索区、街、社区三级协商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社区“微协商”“线上协商”等工作模式,拓宽各类群体有序参与基层治理的渠道。加快培育“老街坊”志愿服务品牌,全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氛围。
有序建强社会工作队伍。修订社区工作者日常管理和考核评议制度,实施第五批“优才计划”和“景燃计划”。探索区级社会工作指导中心、街道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会工作人才实训基地建设,搭建社会工作服务实践平台。
蹄疾步稳办实事加速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大力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创建2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3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2家、家庭照护床位100张。推动北辛安和衙门口两个养老项目投入使用,福寿岭休养中心项目完成主体结构封顶。
继续提升居家养老服务品质。以解决失能、失智、高龄老年人用餐需求为重点,新建养老助餐点位9个,全区养老助餐点达到70个,进一步方便老年人就近用餐。深化“养防救”智慧养老安全应急服务项目,实现街道和基本养老服务对象全覆盖。
不断强化养老服务质量。聚焦养老政策落实、机构日常管理、服务质量提升,推进养老服务机构日常监督、人员培训和星级评定,以评促改,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深化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国家综合创新试点,促进康养产业发展。
一以贯之抓落实兜牢兜实基本民生保障
认真履行社会救助职能使命。紧扣“七有”目标和“五性”需求,办好44件民生实事和67项“济困工程”。严格落实分类分层救助政策,持续完善“6+1”综合施策救助体系,确保助困、助学、助医等救助任务落地见效。完善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区域联动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体系。
着力提升儿童福利工作水平。做好困境儿童生活费发放、医疗保障、孤儿助学和残疾人补贴等资金发放工作。做细困境儿童巡视探访服务工作,强化对流动和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统筹社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开展丰富活动,为儿童成长创造更好条件。
不断优化民政专项服务供给。细致做好清明节群众祭扫服务保障工作,加大殡葬执法检查力度,常态化开展绿色殡葬宣传。提升婚姻登记工作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推动婚姻登记服务提质增效。继续开展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及等级评估工作,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治理。落实好见义勇为人员调查取证及慰问抚恤制度,开展见义勇为精神“六进”、慈善成果“七进”宣传活动,弘扬社会正能量。
乘势而上开新局,砥砺奋进谱新篇。2024年,在推进石景山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将继续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奋力书写首都城市西大门复兴的社会建设和民政工作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