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巩固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成果,持续提升全区文明创建水平,石景山区聚焦群众所需所求,抓好群众身边小事、办好关乎民生实事,将文明创建与服务群众共同推进,让市民群众共享创城成果。
五里坨街道:打造零工“小市场”
助力就业“大民生”
民生福祉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自本月起,五里坨街道“零工市场”正式开始运营,以“线上服务+线下延伸”的方式,提供求职登记、职业培训、岗位对接、政策咨询等服务,为地区居民搭建起“家门口”的灵活就业新平台。
五里坨街道电话回访登记失业人员590余人,建立“一人一档”台账,在摸清失业人员基本情况和帮扶需求的同时,动员失业人员注册使用“社区快聘”小程序——依托石景山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只需填写个人技能、从业经历、薪资需求等信息,就能快速发布求职信息,匹配合适岗位。
李女士是一位90后宝妈,孩子年龄较小需要在家照顾。通过零工平台,李女士找到了一份文字录入兼职工作,既平衡了工作和生活,又能保持与社会接轨,为日后重返职场积累经验。
截至目前,五里坨街道“零工市场”线上平台已入驻企业20家、发布岗位需求信息64条,登记注册居民190人,实现就业增收6人。下一步,五里坨街道将继续开展零工服务需求摸排和岗位开发工作,组织开展招聘活动、职业指导、技能培训等线下服务项目,把“零工市场”打造成为就业者的“信息库”和“加油站”。
金顶街街道:便民服务让“爱”进社区
“爱心理发进社区,焕新从头开始”“健康义诊赶大集啦”……寒冬腊月,金顶街街道铸造村二区社区活动室里升腾着热闹的烟火气,一声声问询和叮嘱与一阵阵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共同奏响了服务居民群众的温暖旋律。
本次爱心活动融合了中医咨询、口腔健康检查以及免费理发等多种温馨服务。在义诊区域内,专业的医疗团队为居民提供血压监测、血糖测试以及中医问诊。他们耐心解答了居民关于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的各种疑问,并针对健康饮食、科学锻炼等日常生活习惯给出了专业的指导。
在口腔义诊区,医护人员讲解了口腔疾病预防知识、正确的刷牙方法以及使用牙线的重要性。他们还针对不同居民的口腔状况,提供了个性化的治疗建议和保健指导。在理发服务区,技艺高超的理发师认真倾听每一位居民的需求,用一双巧手为他们打造新形象,赢得了居民们的一致好评和赞誉。
现场洋溢着浓厚的温情和热闹的气氛。此次义诊活动发放了百余份的健康宣传资料,服务了百余名居民,有效地提高了大家的健康素养,获得了社区民众的广泛好评。下一步,金顶街街道铸造村二区社区将持续定期开展便民服务日活动,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贴心的服务,营造更加和谐、美好的社区环境。
老山街道:巧手“绘”环保绿色“袋”回家
为提升居民的环保意识,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理念,近日,高能所社区组织辖区青少年开展“创意手绘帆布包”活动,共有十组青少年家庭参与到活动中来。
活动中,来自石景山区文博社会工作事务所的专业美术老师为大家讲解基本的绘画技巧和色彩搭配原则,在老师的引导下,青少年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使用环保颜料,在空白帆布包上自由创作。从抽象的图案到具象的风景,从卡通角色到励志标语,帆布包成为青少年独特个性和创意的展示窗口。大家在创作中相互交流,共同探索艺术的魅力。
此次活动不仅提高了社区青少年动手实践能力,加深了大家对“绿色生活,从我做起”的理解,也进一步促进了邻里间的和谐与互动。参与活动的李同学表示:“这次活动让我结交了很多新朋友,更重要的是,我从这次活动中意识到环保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需要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下一步,社区将持续举办此类亲子活动,不断探索更多富有创意和教育意义的项目,共同营造友爱和睦的社区氛围。
文明创建有起点,没有终点。下一步,石景山区将继续坚持文明创建为人民、文明创建靠人民、创建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工作理念,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办得更贴心更暖心,真正让文明创建融入居民日常生活,不断提升居民群众的满意度、参与度和幸福感。
本报记者 封翔 康艳立 何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