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独居老人张颖将锦旗送到居委会 摄影/王璐
张颖的手写感谢信 日前,石景山区多个社区接连收到居民群众送来的锦旗和感谢信,每一面锦旗背后都承载着一段社区工作者与居民间的暖心故事,彰显了基层治理的温度与担当。
组织关系转移的温情故事:锦旗背后的党员服务力量
6月初,西黄新村东里社区接到家住叠翠庭苑三区一号楼的顾先生拨打的12345热线,咨询外地来京常住共产党员的党组织关系如何转到现居住地以及办理程序和办理材料等问题。
接到居民诉求后,西黄新村东里社区党务工作者李华第一时间拨通了诉求人电话,通过沟通,了解到顾先生的爱人董女士目前租住在叠翠庭苑三区一号楼,党组织关系现在天津市。社区党务工作者李华解释道:“欢迎居住在本社区符合转入条件的党员转入党组织关系,参加组织生活,大家一起成长,共同进步。”李华的话给董女士吃了一颗定心丸。随后,社区党务工作者与董女士党组织关系所在的天津市某社区党委取得联系,为董女士关系转入准备相关材料。
在组织关系转入过程中,因天津市转出政策与北京市政策有许多不同之处,组织关系转接程序严格,双方党组织进行了十几次通话。一周以后,董女士的党组织关系终于顺利成功地转入到西黄新村东里社区党委。
7月3日一早,董女士夫妇将一面印有“心系群众 为民服务”的锦旗送到了社区,董女士说:“我的党组织关系转接过程中,在社区工作人员的身上,我看到了专业的工作素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一心为民”的初心,我也深切感受到了来自党组织的温暖。”
社区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为人民服务始终是社区工作的宗旨,这面锦旗,是对社区工作人员的信任与支持,更激励着所有社区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居民提供更多、更好、更贴心的服务。
从“常态守护”到“急难愁盼”:暖心服务兜牢民生底线
近日,鲁谷街道京汉旭城社区接连收到居民赠送的两面锦旗,生动体现了社区工作人员对居民的细致关怀和高效服务,彰显了基层治理的温度与实效。
前不久,社区独居老人张颖将一封手写感谢信和一面锦旗送到居委会,感谢社区多年来的关怀与照顾,并深情赞扬社工杨清慧数年如一日的暖心帮扶。杨清慧长期关注独居老人需求,不仅主动上门送政策、送物资、送关怀,还坚持每日微信问候,发现联系不畅便立即上门探视,成为老人心中“比家人还亲”的贴心人。张颖老人感慨:“她真正做到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无独有偶,7月2日,居民袁德发老人携家人向京汉旭城社区居委会赠送“心系居民办实事,基层服务解民忧”锦旗。原来,不久前袁老突发不适向社区求助,社区包楼网格长肖丹迅速响应,联系共建单位燕都医院上门进行血压、血糖、血氧等系列检查。在确认老人体征正常后,社区工作人员主动为老人协调燕都医院免费体检名额,确保全面排查健康隐患。袁老家人对社区的高效协作和人文关怀深表感激。
从外地来京常住共产党员的党组织关系转移、数年如一日的暖心帮扶独居老人到为突发不适的居民联系医院上门检查,三面锦旗不仅是居民群众对基层工作的肯定,更是对社区“为
记者手记
锦旗背后是信任
锦旗之上,寥寥数语,是信任。锦旗之后,全心为民,是责任。石景山区多个社区接连收到居民赠送的感谢锦旗。这些纷至沓来的居民厚意,既是对各社区为民办实事的感谢,更是对社区服务再上新台阶的激励。一直以来,石景山各社区工作人员心系辖区群众,恪守“为民初心”办实事,逐渐成为居民信赖的“家人”。这份沉淀的信任,正是“人民至上”最生动的注脚。 文/何玉婷民服务”初心的生动诠释。石景山各社区将继续以“民声”为方向,以“民心”为标准,织密基层治理网络,让暖心举措真正成为居民的“安心屏障”。
本报记者 王媛樱 封翔
通讯员 陈硕王璐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