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石景山

“山河永定·家国长安”2025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节开幕

高炉音乐会生动展现京西蝶变

余俊生张立新邱银富常卫万隆田利跃金秀斌参加

    摄影/记者靳晶


  本报讯(记者 甄趁勇 廉栋)10月11日,2025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节在石景山首钢园盛大启幕。文化节以“山河永定·家国长安”为主题,在西山永定河的山水画卷中,铺展中华民族众志成城的精神传承,勾勒面向未来的创新图景。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广播电视台党组书记、台长余俊生,北京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立新,首钢集团总经理邱银富,石景山区委书记常卫,区委副书记、区长万隆,区人大主任田利跃,区政协主席金秀斌参加开幕式。
  常卫在致辞中代表石景山区委区政府,向出席活动的各方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他说,石景山区始终把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作为服务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抓手,坚持以文塑人、以文润城、以文赋能,先后出台文化带保护传承发展规划和两轮行动计划,持续深化文物保护利用,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彰显京西自然之美与文明魅力。石景山区将以本届文化节为契机,深入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统筹推动山水文化融合,进一步优化公共文化空间布局,促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诚邀新老朋友走进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共赴文化之约,共襄文化盛举,共同做好文化这篇大文章。
  开幕式上,2025高炉音乐会精彩呈现。音乐会以“山河永定·家国长安”为总纲,构建“红色追忆”与“多彩未来”上下两篇的史诗结构,用旋律串联起民族精神的传承与时代发展的脉动。
  上篇“红色丰碑·山河记忆”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为核心,用音乐复刻那段“ 山河浴血、众志成城”的峥嵘岁月。《松花江上》《黄河怨》的泣血唱腔是哭诉更是呐喊,而《大刀进行曲》《游击队歌》的激昂节奏瞬间点燃中华儿女的抗争豪情。当《保卫黄河》的旋律响起,台上台下将齐声高歌,“风在吼,马在叫”的呐喊穿越时空,成为民族不屈精神的最佳注脚。
  “ 山河同天·大义无疆”乐章唤起的是西山永定河的一段记忆,回顾那些在抗战期间,跨越重洋、万里驰援,与中国人民携手并进的国际友人。从《 喀秋莎》到《啊朋友再见》,致敬国际主义精神,更呼应“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命题。
  “ 山河重光·新生交响”乐章中,《南泥湾》《延安颂》歌颂革命圣地的光明希望,原创情景诗朗诵《山河铭刻》则将历史记忆与今日成就无缝衔接,为上篇画上厚重句号。
  下篇“多彩未来·盛世华章”,用音乐描绘“蓝绿交织、创新引领”的未来图景。在《如愿》的深情旋律中既有对先辈的致敬,也有对今日创新科技、大美生态的礼赞。“金色丰碑·强国有我”乐章,《当那一天来临》的铿锵节奏展现新
  时代军人捍卫和平的决心,也凝聚起全民奋进的磅礴力量。
  文化节主题曲《山河永定》与高炉幕墙投射出的西山永定河沿线壮美画卷,让“家国长安”的主题具象化。最后,全场齐唱《歌唱祖国》,熟悉的旋律在高炉内部回荡,红色精神与未来愿景在此交融,为整场音乐会画上圆满句号。
  作为西山永定河文化节的“金名片”,五年品牌铸就的经典,是一场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化盛宴。本届音乐会秉持“艺术源于人民、归于山河”的理念,打造“全民共创”的舞台,紧扣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两山理论”提出20周年、中国科技创新发展实现新跨越,以红色革命基因为魂、绿色生态发展为脉、蓝色科技创新为翼,用生动的历史人物影像故事与音乐融合叙事的手法,打造沉浸式历史体验,让工业遗产成为“活态传承”的载体,让西山永定河的文化基因,在旋律中代代相传。
  区领导钱行、迟志禹、申键、宁慧娟、张玉国、张伟、钟棉棉、于杰、丁仁猛,北京市相关部门及首钢集团领导参加开幕式。(详见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