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石景山

智网实格暖民心 小网格里大温暖

  随着居民需求的多样化发展,社区工作也面临更多挑战。八宝山街道玉泉西里北社区依托“智网实格”工作机制,用科技赋能基层治理,将关怀融入民生工作,用实际行动谱写着网格治理的暖心篇章。

一个电话的温暖 居民事儿时刻放心上

  “ 李叔!您之前不是问社区周边有没有方便居民就餐的地方吗?我查到了一个地方,您可以去那儿看看!”
  一天上午,八宝山街道玉泉西里北社区的网格长小王拨通了居民李先生的电话。此前,李先生曾咨询社区周边有无方便家中老人用餐的地方,当时网格长将这一诉求记录了下来,等查阅清楚后便第一时间告知了居民。
  之所以能第一时间精准回复居民的诉求,得益于智网实格“ 民情日志”功能。此前,网格长通过石网 E通系统记录居民需求,有消息后及时通知居民。自启用线上“民情日志”后,各网格长可随时随地记录工作情况,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还能便捷查询入户情况,做到精准回访,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民情日志”功能的上线,极大地提升了网格长的办事效能,也激发了他们的干事热情。
 

一扫就通的便捷单元码藏着的“便民客服”

  “ 扫码就能找社区咨询问题,真有这么方便?”
  智网实格推行以来,有很多居民注意到单元楼公示栏处多了一个“码”,好奇的居民扫码后惊喜地发现这里暗藏玄机。
  “ 单元码”依托智网实格数智平台,居民遇到问题后能第一时间扫码向社区寻求帮助。看到居民留言后,由网格长对接居民沟通解决。除了咨询,“单元码”还承担了收集居民建议的任务,居民对社区活动内容或小区环境管理的建议都被收录其中,这些都成为了社区开展工作的重要参考。

一次“召集令”的高效小小网格长蕴含“超能力”

  “ 大风天电动车停得太近,万一刮了车可怎么办?”
  在一次极端大风天气里,网格长小陈在巡视园区时发现电动自行车与机动车停放过近,一旦被风刮倒容易产生剐蹭。许多树上悬有摇摇欲坠的干枝,也有掉落伤人剐车的风险。小陈立即通过石网E通平台发布“召集令”,协同相关力量,敦促物业公司加强风险排查,安排人力物力进行巡视整改,隔离电动自行车和机动车,并修剪干枝,最大程度地规避了潜在风险。
  本次安全隐患消除后,社区和物业每日安排人员形成常态化巡查机制,规范非机动车停放,及时清理枯树干枝,有效减少了因此导致的安全风险和矛盾纠纷,将被动治理变为主动治理。智网实格工作的开展不仅让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落到实处,还让网格长能够更高效地协同各方力量,让集合众人智慧、共同解决问题的“超能力”得以发挥,实现了基层工作的提质增效。
  走街串巷记民情,扫码留言提建议,事件上报解民忧。智网实格通过系统标签管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并结合人群特征在各网格开展特色活动。这一工作模式将社区划分成一个个基层治理的小单元,进一步拉近了社区与居民的距离,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
  文/通讯员 李燕 王一雯